原产地专业的定义及其业务范围
原产地专业的定义及其业务范围
将产品的原产地问题作为专业研究还只是近几年的事。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往往把产品的原产地问题看得过于简单,甚至认为产品名称中的地名就是产品的产地,就像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很 多人往往认为大家熟知的“上海货”就是“上海原产地”的那样。其实,很多称为“上海货”的产品,它的生产、加工、制造很有可能不在上海。即使它的生产、加工、制造都在上海完成,如果从原 产地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就会发现上海制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在上海生产制造的,有的是在上海组装的,还有的是用上海产的原材料或者从其他地方采购的原辅料生产的等等。因此,原产地 问题是十分复杂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产品原产地的确定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相对应的原产地规则所决定的;二是产品原产地的确定是有程序的,这个程序即是为确保产品原产地 的真实性、根据原产地标准进行判定的验证过程;三是产品的原产地是动态的,这是由于产品的生产、加工、制造等所涉及的物件原辅材料的不确定因素所决定的;四.是在讽丁0《协调非优惠原产地 规则》面世之前,各国为各自的经济利益或某种政策因素而不时的制订、修正或变更原产地规则,通常把原产地规则作为贸易保护的隐蔽手段。因此,国际上往往把原产地规则看作经济趋势的风向标; 五是在产品的原产地问题上往往掺有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导致原产地问题的日趋复杂化,加剧了不确定因素的蔓延深化。因此,我们把原产地专业定义为:“研究原产地规则并付诸实施的专门学 科”。
原产地专业知识十分广泛,涉及商品分类,国际贸易知识,检验检疫业务,海关业务,鉴定业务,法律法规等多学科,是多门类的“边缘”科学。所谓“边缘”,是它所涉及的门类学科深度和广 度而言的。所谓“多门类”,是指其专业跨度而言的。就原产地规则而言,国际社会有关原产地问题的“协定”或“规则”是国际法条的组成部分,对缔约方有约束作用,而对非締约方或非成员国无约 束力。在中国原产地管理体系属于分层次管理,有国家立法层面,有国家行政管理层面,有原产地法规实施层面等。这种既要紧密协调,又互为制约的原产地行政交叉管理体系构成了我国原产地专业的 框架模式。
原产地专业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十分宽阔。从广义来说,它包括产品原产地判定和产品原产地保护两个领域。而在产品原产地保护领域又分为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在内的原产地名称产品保护和物种原产
地保护两个方面。
所谓物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学单元,是构成种群和相近或相似生物种群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根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导,科学家在2007年就发现了数千个动植物新物种,其中电鳐、 鸭嘴恐龙、马陆龙等列为2007年新物种榜首。可见对物种的原产地保护还任重而道远。《华盛顿公约》是国际社会对物种的原产地保护,尤其濒危动植物保护的专门国际准则。在原产地专业中,涉及 动植物出口的原产地证书上,通常会标注“符合《华盛顿公约》”的字样,证明该产品是合法宰杀或非野生保护动植物,可以合理进人贸易流通领域。《华盛顿公约》同时还规定,濒危动植物由于某种 需要而输入他国的,其繁殖的第二代应归还原产国,如犬熊猫等。 原产地专业的主要范围:
―原产地确定。即根据原产地标准对产品原产地的验证确定过程,这是原产地专业涉及面最广、业务量最大的日常工作。
-原产地保护。原产地保护有两个层面:一是物种的原产地保护,二是包括地理标志在内的原产地名称保护。
一国际行政合作。有关国际间产品原产地问题的磋商、协调和谈判等。这是原产地专业国际化的表现。
―原产地管理。这是国家对原产地工作的实施有效管理机制,诸如原产地规则的制订、调整和公布实施等。原产地管理对内包括原产地主管部门对原产地从业人员的培训、资质认定,对原产地丁 作实施部门以及执行情况的工作检查等;对外包括原产地工作实施部门对原产地申报单位、申报人员以及产品的产地调查核实等。因此,原产地管理是闹绕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二个层面展开的。
一原产地调杏。这是对申报企业的资质认定和对原产地产品是否取得原产资格的一种现场监管程序。
原产地证明。即对产品确认取得原产地资格判定结果的表示行为,一:般以证明书或证明标志表示。证明的法律效力是由“证明”的性质所决定。
|